2022年4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指導意見”重點任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行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生產力質態。
站在“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謀劃“十五五”發展的關鍵之年,【“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紀實】欄目將梳理行業“十四五”期間在諸多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以“行業風向標”“企業競技場”“科技多棱鏡”等篇章,展示行業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
“一根線帶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間?”在許多人眼中,線帶不過是服裝上的縫線、背包上的織帶,微小而普通。然而,當人們開始聚焦“線帶產業”,會發現這個看似傳統的行業,正經歷著智能化升級、綠色轉型與高端突破的深刻變革。
Part.01
小產品,大作為
貫穿于人民生活之中的線帶產業,是提升行業整體水平的關鍵小器,是小產品更有大作為。
從長三角的高端醫療線帶到中西部的新建產能,從跨境電商的小單定制到“一帶一路”市場的爆發,當下,線帶行業呈現“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趨勢。據中產協線帶分會統計,2025年以來線帶產業生產端加速智能化升級,產能向中西部及高端領域轉移,效率提升10%-15%。綠色可回收產品占比或超30%,出口聚焦“一帶一路”市場,增速達15%-20%,技術研發聚焦縮短定制化生產周期。但原材料波動及技術工人短缺仍需應對,構建柔性供應鏈是未來趨勢。
國內的線帶產能主要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據2025年1-7月重點企業數據顯示,行業重點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2.1%。其中長三角地區以87.3%的產能利用率領跑全國,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等領域的訂單驅動。珠三角雖面臨傳統服裝用線帶產能過剩的壓力,但通過跨境電商定制化小單生產,實現了73.5%的產能利用率。中西部省份(湖北、四川)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新建產能逐步釋放,盡管本地市場需求尚未完全打開,但已顯示出潛力。
產量增速分化的同時,線帶供需結構也在發生變革。新興應用場景驅動高速增長,技術創新引領產品升級。線帶產業正經歷從傳統領域向高附加值場景的戰略轉型,三大新興領域需求增長率均突破14%,其中智能穿戴(+21.3%)成為增長引擎,醫療與航空航天領域同步保持強勁需求。創新產品呈現輕量化、智能化、功能化三大技術方向。
銷售端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2025年1-4月,規模以上企業總銷售額增速較2024年同期(6.8%)提升2.7個百分點,傳統產品銷售額僅平均增長約2.3%,市場份額持續萎縮。線上銷售占比提升,頭部企業已開始通過“直銷+品牌代理”模式覆蓋80%大客戶;電商平臺占比提升至30%,定制化小批量訂單增速達25%。出口東南亞(越南、印尼)訂單增長20%,主要集中于汽車安全帶、工業傳輸帶品類。
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已成為線帶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綠色環保、持續發展則成為行業必須堅守的底線。2025年,線帶行業企業加大了智能制造設備和環保設施投入。根據中產協線帶分會統計,2025年一季度行業智能制造技改投資同比增15%,綠色技改項目占比提升至30%,累計投資同比增約18%,主要投向包括:智能化改造,綠色產能,產能擴張等板塊。
Part.02
小線帶,大能量
小線帶蘊含著大能量。其產品不僅廣泛服務于人民生活,如在服飾箱包、汽車安全帶用高強線帶、運動、滑雪服飾用線帶等中實現應用,更在航天、航空、船舶等高端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線帶產品的廣泛應用得益于行業企業對科技、時尚、綠色理念的踐行與堅守。其中,以科技為主導的功能性材料研發(阻燃、抗菌、高強線帶)是線帶產業的核心突破點,其代表產品,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碳纖維復合線帶等已在軍工、航空航天領域實現小批量應用。
例如航空降落傘用特種紡織材料及工業用綢、布、繩、帶等產品,涉及航天、航空、船舶等領域,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優化制造能力,強化軍工配套科研優勢,始終為國防裝備和應急防護、救援裝備配套提供先進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成為國防裝備和應急防護、救援裝備配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力量之一。
同時,行業內一些企業立足于科技創新,持續加大功能性織帶的創新研發力度,以汽車安全帶織帶、軍民用產品、工業用織帶、特種織帶等產品滿足多領域需求,更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企業發展始終。例如,堅持采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打造綠色工廠;打造綠色產業鏈,采用低碳屬性的原料,如循環再利用聚酯長絲、有色長絲、生物基聚酯長絲等,同時強調織帶等外品的循環再利用。
醫用縫紉線正朝著材料高性能化、功能化、精細化方向發展,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可吸收縫線成為主流。普通縫線將逐漸被具有特定功能的縫線替代??咕p線、倒刺縫線、抗張強度更優化的縫線等將成為新的增長點。隨著國內企業技術進步,國產縫合線品牌在市場中的份額逐步提升,高端縫合線產品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創新的同時,行業還將綠色環保作為發展主線,差異化和可持續發展是其實現更好發展的關鍵。例如“無染縫紉線”在原料到產品整個工藝流程中摒棄了傳統印染工序,通過原液著色技術,減少了染色工序,減少了水電汽的使用,減少了工序上的人員使用,從而能降低縫紉線的制造成本。特色產品+綠色屬性+精益化管理賦能下,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行業還相繼推出新型輔料縫紉線產品,具有耐腐、高強度、色牢度高、顏色準確等功能性、時尚性、高質量等特點,采用高能染料工藝,適用于汽車座椅、座套、床墊、沙發、鞋服、箱包等多種領域,暢銷國內外市場。
Part.03
小產業,大未來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線帶行業面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中國線帶產業已明確“十五五”發展方向:技術突破上,聚焦高性能材料、復合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市場拓展上,開發應急救災、智能穿戴等新興領域,推動品牌升級;綠色轉型上,推廣聚乳酸縫紉線、再生滌綸織帶,完善環保標準;國際競爭力上,通過技術出海、品牌國際化、產業集群升級,打造全球價值鏈高地。
具體而言,從企業層面來看,聚焦細分領域如特種軍警裝備織帶、高端汽車安全帶,企業可通過專精特新實現突圍;從行業層面來看,強化標準引領,推動產學研用合作,培育行業創新生態或是重點方向。
2025中產協線帶分會工作報告提出,線帶行業要堅定信心,把握市場格局之變;要扛起“鍛造國之重器,鑄就關鍵小器”的時代使命,讓每根縫紉線、每條織帶都成為彰顯中國制造產業名片;要堅持創新驅動,提升核心競爭力,龍頭企業重視技術、應用和產品價值高端化發展,引領行業轉型升級;要深化品牌效應,從“配套供應”向“系統解決方案”躍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品牌。
從一根普通的縫線到航空航天特種線帶,從長三角的工廠到東南亞的市場,中國線帶產業的轉型之路,既是傳統制造業升級的縮影,也是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生動實踐。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9月25日,2024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投資推介會暨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成都舉行。其中屏山縣弘瑞紡織70萬錠智能紡紗線項目作為宜賓市唯一推介項目上臺簽約。
- 2024-10-10 16:26:13
- 939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